南寧云—南寧新聞網訊(記者 唐藝文 通訊員 陳秋蘭)“旱改水”項目是耕地改造的重要方式,是促進脫貧攻堅與鄉(xiāng)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民心工程。自“旱改水”項目實施以來,賓陽縣古辣鎮(zhèn)人大充分發(fā)揮聯絡站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、服務群眾的作用,推動“旱改水”項目穩(wěn)步進行,實現耕地占補平衡、增加糧食綜合產能。
摸清底數,推進項目進度。古辣鎮(zhèn)新興片區(qū)聯絡站以站點為平臺,組織進站代表進村入戶,開展摸排調查,注重實地數據和民意收集,形成耕地提質改造(旱改水)問題清單和時間倒推表,明確責任人,推進項目實施進度。同時,代表們分組深入自然村召開村民大會,與有意向的村民面對面算好賬,讓村民從內心接受項目的實施。目前,古辣鎮(zhèn)將持續(xù)開展401.6畝“旱改水”項目,受益群眾將達到800多人。
宣傳動員,打消群眾顧慮。古辣鎮(zhèn)人大充分發(fā)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優(yōu)勢,通過召開村民動員大會,深入村屯走進田間地頭,發(fā)放宣傳資料1600余份,向廣大群眾宣傳耕地提質改造(旱改水)的重大意義和相關政策、操作步驟,打消群眾顧慮,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其中,將“旱改水”提質改造的好處宣傳到了千家萬戶。
進村服務,凝聚群眾共識。古辣鎮(zhèn)新興片區(qū)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縣、鎮(zhèn)兩級人大代表與村干部、村民黨員召開座談會,成立工作小組,根據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群眾反饋的問題,深入農戶、田間地頭與群眾心交心,逐條梳理項目合同簽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,結合實際,給出可行性解決方案,為群眾排憂解難,凝聚村民參與耕地提質改造(旱改水)工作的共識,為旱改水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“旱改水項目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,讓旱地變水田、水田成風景是大家的共同的期望,作為片區(qū)人大代表,我將深入群眾開展工作,力爭在旱改水項目建設中貢獻我的一份力量。”新興片區(qū)人大代表聯絡站縣、鎮(zhèn)人大代表莫紹清說。下一步,古辣鎮(zhèn)人大將繼續(xù)提升人大代表履職能力,充分發(fā)揮人大力量,加快推進旱改水項目實施,積極盤活農村土地資源,切實保障糧食安全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編輯:韋瑋
責任編輯:羅寧
值班編審:黃登
(作者:唐藝文 陳秋蘭)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南寧云賬號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