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南寧8月24日消息(見習記者梁瑜琳 通訊員李霞)瓜果雕、點米成畫、繡花……近日,一年一度那蓮賽巧節(jié)在南寧市邕寧區(qū)蒲廟鎮(zhèn)孟連村那蓮街舉行?;顒蝇F場擺放了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,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賓客前來參觀,人頭攢動,熱鬧非凡。
繡花手工品展示(央廣網發(fā) 周潔 攝)
“一粒國泰民安,兩粒風調雨順,三粒五谷豐登……”賽巧是當天的重頭戲?;顒赢斕?,近百人同時將手中五顏六色的米粒粘到紙上,沒多久,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便躍然紙上,這便是那蓮賽巧節(jié)中最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技藝——點米成畫。
點米成畫手工藝品展示(央廣網見習記者 梁瑜琳 攝)
點米成畫,顧名思義即用“米”作畫,這項技藝需要將大米、小麥、高粱等“五谷”浸染上色,晾干后在素描好的圖紙或白絹上,將上好色的五谷蘸糨糊一粒接一粒排列、粘貼,做成五彩斑斕、豐富立體的精美圖案。早年間,這項技藝只在民間流傳。2014年,“點米成畫”申報成為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,得到進一步傳承和發(fā)展。
現場展示非遺傳承技藝——點米成畫(央廣網見習記者 梁瑜琳 攝)
據悉,那蓮賽巧節(jié)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,今年的賽巧節(jié)除了祈福、賽巧和點米成畫等民俗活動外,還增設了七夕百家宴,游客不僅能夠品味這場獨特的非遺盛宴,還能品嘗地道的當地美食。近年來,當地政府積極推動非遺傳承,促進文旅融合,讓賽巧這一古老的特色民俗煥發(fā)出新的生機。
目前,南寧市邕寧區(qū)已有清泉小學、蒲廟鎮(zhèn)孟連小學兩所學校被認定為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“點米成畫”傳承基地;在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教育廳公布的“第一批自治區(qū)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藝術傳承學?!泵麊沃?,南寧市邕寧區(qū)第一小學入選其中,傳承項目為花婆文化、點米成畫。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南寧云賬號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