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12個新建場館之一,浙江溫州龍舟運動中心將承辦龍舟項目的全部比賽。蛟龍出水,氣貫長虹。從場館,到龍舟湖、溫州龍舟文化博物館,處處體現“龍躍東甌境·槳舞絲路情”的設計理念。
從遠處看,場館整體造型以龍形為基礎,并由甌江的波瀾、溫州的奇山演繹而來,分為大堂、大樓、裁判塔,分別取名“潛龍閣”“龍樓”“龍塔”。
其中,“龍樓”形似蛟龍,從水中躍起;“龍塔”側面高57米,側面看像船,正面看似槳。龍靜臥,塔高聳,一高一低,一大一小,構成龍舟運動中心建筑的旋律。
在溫州龍舟運動中心建筑概念總設計師朱小杰看來,龍舟競渡不僅是一項傳統(tǒng)運動,還承載著老百姓對日常生活的依戀,因此建筑設計要圍繞一個“龍”字,充分融合溫州當地的文化與民俗。
溫州龍舟運動中心。 陳明銘 攝
溫州龍舟運動中心運行團隊場館設施運維主任王思芳向記者介紹,屆時運動員們從“潛龍閣”入口處進入后,可以到達綜合館地下一層的休息大廳準備比賽,綜合館為安保、裁判等工作人員提供辦公場所,而觀賽地“觀龍臺”則用于觀賽、賽事轉播等,“‘觀龍臺’末端是整面半圓形環(huán)繞狀的光電玻璃,可以播放視頻和圖片,且能耗僅為普通LED的十分之一左右,非常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”。
岸上是場館,水上是賽道。比賽場地龍舟湖水域長1200米、寬130米,水深3.5米,共劃分出6個賽道。事實上,它是結合城市景觀布局而開挖的人工蓄水湖泊,其南北兩岸布有景觀綠化、游步道,日后可供市民游客休閑運動。
眼下,龍舟湖倒空如鏡,水波蕩漾。王思芳表示,為達到賽事所需的水質要求,甌海區(qū)實行了一系列加強流域內污染源治理工作舉措,制定了龍舟賽道水質保障方案。
譬如,當地設置了5座簡易節(jié)制閘,使龍舟湖與周邊水網水體循環(huán),并提高河網水體流速,達到“流水不腐”的目的;邀請藻類防控專家團隊對賽道進行藻類治理預防工作,有效提升了測試區(qū)水域的水質……目前,龍舟湖水質穩(wěn)定保持在一類。
舉辦龍舟賽事的意義,除了競技比拼,更在于弘揚龍舟文化。溫州是“中國龍舟名城”,當地龍舟運動源遠流長、地域特色濃厚、民眾基礎深厚。而位于主體大樓地下一層的龍舟文化博物館,是展示龍舟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。
溫州龍舟文化博物館一景。 傅飛揚 攝
據悉,溫州龍舟文化博物館占地超2000平方米,以“劈波斬浪、水上狂歡——走向世界的龍舟文化”為主題,全方位講述從刳木為舟到龍舟競渡的龍舟文化。
走入館內,映入眼簾的電子屏幕上顯示著一幅龍舟競渡古畫,來自元代溫州著名畫家王振鵬的《龍池競渡圖》。展館羅列了龍舟文化的實物,既有長達20米的古龍舟,鼓、鑼、梢、槳配齊,也有帶著龍紋的銅鼓擺件、銅筆架、耳銅瓶、雙耳盤口銅瓶等。板凳龍、蝦蛄龍、拼字龍等非遺作品也一一排開,吸引民眾拍照打卡。
如今,中國龍舟這項古老的運動正煥發(fā)出全新的活力。而數天后,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(qū)的龍舟運動員們將在溫州龍舟運動中心劈波斬浪,進一步傳遞出龍舟的魅力。(邵燕飛 傅飛揚 周?。?/p>
(作者:邵燕飛 傅飛揚 周健)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