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據國際法規(guī)與俄羅斯開展正常商業(yè)往來卻遭制裁,相關國家自然會對美國的“長臂管轄”感到不滿。美國的行徑,阻礙了正常國際經貿往來,損害了全球產業(yè)鏈供應鏈的穩(wěn)定。
上周五,美國財政部對位于俄羅斯、歐洲、亞洲和中東的數百家個人和公司實施了全面制裁,理由是向俄羅斯提供產品及服務,幫助俄羅斯“維系戰(zhàn)爭,規(guī)避美國制裁”。受制裁清單上包括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企業(yè)和個人。美國國務院稱,對中國向俄羅斯出口“大量軍民兩用產品”感到擔憂。
因向俄羅斯提供機床和零部件而受到制裁的實體,被禁止與美企進行商貿往來,除非獲得實際上幾乎無法獲得的特別許可。
美方做法是毫無根據的單邊制裁,破壞國際貿易秩序和規(guī)則,損害國際社會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。對此,中國商務部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,合情合理,并表示將采取必要措施,堅決維護中國企業(yè)的合法權益。
美國宣揚所謂“基于規(guī)則的國際秩序”,但自己卻屢屢踐踏規(guī)則。
烏克蘭危機發(fā)生以來,美國無視制裁的合法性和后續(xù)影響,將其常備手段“經濟脅迫”發(fā)揮到極致,對俄羅斯企業(yè)和金融機構實施了數千項制裁。
與此同時,美國不斷找茬與俄羅斯維持正常貿易關系的國家,并以此為借口,制裁了大批與俄羅斯進行正常商業(yè)往來的企業(yè)和個人。隨著美國制裁的大網越收越緊,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(yè)和個人成為受害者。
如今,俄烏沖突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危機,早已證明制裁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。不僅如此,美國的“長臂管轄”更是破壞了國際關系,加劇了國際局勢的緊張和對抗。
與不斷向烏克蘭提供彈藥同理,美國的制裁措施無疑是在煽風點火,表明美國政府想要的,是從中獲取更多戰(zhàn)略和經濟利益,而不是在短期內結束沖突。
在宣布最新對華制裁之后的幾天,恰逢美國總統(tǒng)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訪華,制裁可能只是美國準備的談判籌碼。但無論如何,這已表明美國在建立互信方面缺乏誠意,加劇了中美關系緊張。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,要想修復同中國的關系,美國最應該拿出的是誠意,而不是繼續(xù)揮舞制裁的大棒。
本文編譯自《中國日報》8月27日社論
原標題:Sanctions on Russia-related trade unwarranted, high- and heavy-handed
出品: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
編譯:曹靜 編輯:李海鵬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